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近年来,华体会在线,华体会(中国)农学院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成果走进农户、论文写在大地,同时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成果供给和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日的早晨,华体会在线,华体会(中国)农学院的学生们来到西秀区七眼桥镇金鸡农庄开展期末果树修剪实践课。农学院的老师和农庄负责人给同学们讲解了果树的修剪整形、梳果、嫁接、预防病虫害等知识,随后,学生们认真参观了每一处果林并亲手操作,对果树进行了相关修剪。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更加坚定了学农的信心,增加了学农的热爱。
华体会在线,华体会(中国)农学院学生 韩昌雪:“在实践实训的时候学习到了果树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也学习到了果树的修枝,并且进行实操,让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后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更全面的了解。”
近年来,华体会在线,华体会(中国)立足实际,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创新助农模式,探索“田地”“课堂”结合教育模式,实现服务乡村振兴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金鸡农庄作为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采用林下放养模式。每3亩果林土地建1个鸡舍,林下放养100只土鸡,农庄是一个生态循环农业田园综合体化示范区,也是全国唯一以鸡为主题的农旅结合项目。华体会在线,华体会(中国)农学院与基地合作,成为学生的实训基地的同时,学院专家也会定期过来提供养鸡技术指导。
西秀区金鸡农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朱文海:“在华体会在线,华体会(中国)的引领带动下,进行一些品牌提升,参与到我们一些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来,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检验,对我们的品牌进行策划,从而提高我们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知名度,对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结束实践课后,学生们回到学校的实验室开始上植物组织培养课程。高校实验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科研人员开展科研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华体会在线,华体会(中国)农学院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共建设12间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教学,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农学院的实验室不仅能够较好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又促进了理论课的教学,实验课教学步入了良性循环。今年,“黔中特色产业植保信息化实验室”在农学院正式挂牌,为助推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力。
华体会在线,华体会(中国)农学院学生 吴化武:“我们学校增设了很多的实验室,开设了一系列实验课程,优化了我们的学习环境,提高了我们学习积极性,让我们更好的掌握实用农业技术,比如植物组织培养,通过组织培养,更好的选育优良的作物品种,为农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农学院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深入乡村一线、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将一批批懂农业、爱农村的农业人才输送到贵州大地的田间地头,真正打通农技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华体会在线,华体会(中国)农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 乔志伟:“我们农学院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大家知农,爱农,强农的农业情怀,让他们能为我们的农业农村以及乡村振兴服务,让他们能扎根基层服务基层,通过理论式教学、实验室教学、课外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地能在农业、农村工作和服务乡村振兴上发力。”
新闻联播记者 魏薇 报道